{{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也許是來自電影、書籍裡的印象,
對衣著考究、品味獨到的藝文人士、風格男女,
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你有沒有曾經好奇過,
這一群不甘平凡的文青(!?)變成父母會是什麼模樣?
反應遲緩如我,
第一次注意到《Homework》的相關訊息,
其實是在預購開始前不久,
在追蹤很久的攝影師-叮咚的動態上看到的。
“獻給不想讓自己那麼爸爸媽媽的父母”
扉頁上這樣寫著,
不久前才帶著女兒小實參與大港開唱的這一對家長- 《Homework》主編zz和叮咚,
就是「不那麼爸媽父母」的絕佳代表。
Photo by @dingdong161
攝影師叮咚、《Homework》主編zz,
還有從繪本飛出來的小實
因為兩人的專業領域和社交圈,
《Homework》的出刊在爸媽圈和藝文界的交會處,
掀起了一陣暖呼呼的旋風。
要吃?不吃?
以前的人說民以食為天、又說吃飯皇帝大,
可見吃是天大的事。
在育兒領域,
吃也可以說是毫無疆界的議題,
無論國籍、家庭組成,
只要有養育孩子的地方就會碰到吃飯的問題。
《Homework》試刊號以此為起點,
果然引起了廣大迴響。
即使還沒有為人父母,
大家想必都曾在外出用餐或家族聚餐時,
聽過同桌或鄰桌(甚至隔壁包廂)的孩子爸或媽,
要不循循善誘、要嘛厲聲斥責,
為的就是讓更多的食物送入那張緊閉的小嘴;
又或者,
把話題再延伸一些些,
談談味覺記憶對我們的影響之深之遠。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味道,
那是用香氣和風味羅織而成的厝內記憶。
Photo Credit: @homework_bookseries
廣告導演羅景壬在書中的「Dad’s Talk」專欄裡提到,
香氣滿溢的屋子給人帶來的富足感,
如果今晚煮麻油雞的是你的左鄰,
屋外的我們可能會忍不住閉上眼睛、
然後在腦袋裡大快朵頤一番,
這樣的經驗想必你也能感同身受。
正因如此,
「食」這個主題格外讓人有共鳴。
「我們不提供育兒準則,
而是從準則下鑽過去,看見更多思考的可能。」
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
幼小的他們不是唯一要學習的人,
擔任照護者的大人們更有爬不完的文、做不完的功課。
正如主編所說,
我們很幸運的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
只要我們願意、龐大的知識庫垂手可得,
但也同時為我們帶來了資訊選擇上的困難,
甚至演變成資訊恐慌症。
在這樣的環境下,
《Homework》提供的不是可直接食用的漁獲、
不是釣魚的方法、更不是釣竿,
而是在看似別無選擇的情境之中,
抽絲剝繭找出不可能裡的可能。
藉著深入不同家庭中的各種面貌,
《Homework》提供的是更多親子日常的ideas (想法)、
而不是solution (解決方案)。
還有還有,
書中規劃的、以小朋友觀點出發的特輯讓人印象深刻。
Photo Credit: @homework_bookseries
讀著讀著,
我們這些大人彷彿蹲了下來,
隨著文字再一次用孩子的視角,
觀察、聞聞看、嚼一嚼在生活周遭,
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甚至從未注意過的大小事。
主編把麥克風交給孩子,
換小孩訪問家裡的大人、
又或者請小小主廚試著描述料理的風味、口感,
這時候不只孩子、
連味覺遲鈍如我的大人都恍然大悟:
啊!原來食物不是只有好吃 & 不好吃啊啊啊!
不知道已經讀完、或正在讀這本的你,
瞇起眼睛看著好像龍貓一樣的橘sir跟川川的時候,
是不是跟na編一樣,
正坐在鋼筋混凝土裡頭。
欣賞這對父子在一片綠油油中手持超大姑婆芋的自在模樣、
還有望著豆豆小心翼翼佐以戲劇化的表情、
採下自家作物時,
是不是臉上也掛著止不住的笑意、
還有心裡就要滿溢出來的嚮往。
就好像執行編輯劉怡青說的:
「看著這些家庭,會有那麼一個瞬間覺得,
要是自己能被這樣養育長大就好了。」
如果你還沒有小朋友,
這本家庭作業讀起來對你來說可能輕鬆療癒,
也可能會為你提供一些跟原本完全不同的、對未來的想像。
如果你正在育兒的道路上迷惘,
這本內容質感兼具的刊物恐怕不會為你指點迷津,
不過也許讀過之後你會發現,
其實你需要的也不是有人指路,
而是知道這條路上你並不孤單;
如果你想成為不那麼爸媽的父母,
這一本《Homework》你肯定不能錯過!